在《僧人心態》裡學到如何駕馭自己的心智後,我赫然發現自己竟然時常被心智駕馭,明明知道某件事正確的做法,也擁有明確的目標,卻因為內心的恐懼、不安、貪婪而做出與其相悖的決定。
我是一個自由接案設計師,平常會開設一些小型的實體課,開始時只是抱著單純分享的目的,並沒有期望從中牟利,因為主要的獲利來源還是設計接案,開課通常是認識的客戶、朋友邀請,基於分享、打知名度與建立顧客信任感的目的才去做這件事。
直到後來這樣的分享課越開越多,學生從一兩人變成五至十人,我的壓力越來越大、要做的課前準備也越來越多,內容甚至從單純的經驗分享到一整套完整的設計課程,課程結束後,學生會做出自己的作品,我也會提供他們意見回饋。這樣的模式持續了一陣子,我開始將課程視為一項可以經營的收入來源,也把課程變得越來越制式化。
但過了一段時間,隨著學生對我的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,希望我能花費更多額外時間提供客製化的服務,我開始對此感到疲憊厭煩,有一次我在半夜接到了學生的電話,說他的設計案件快到交件日了,但遇上許多問題,不得已只好打來請我協助,我在電話那頭仔細分析他的問題,花了四十分鐘才陪他把問題釐清,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常發生,我以自己很忙為由拒絕提供課程外的協助,內心也感到十分不平衡,想著課程的收費並不是非常高,我又為什麼要在課程結束後提供這些「額外的」服務,增加自己的時間成本?畢竟用獲利的角度來想,在把課程賣出去後,所花的額外時間都是在降低自己的利潤。
然而拒絕幫忙並沒有讓我比較好過,這些與學生溝通上的負面情緒還是影響到我的生活,在學生沒有給我非常正面的評價時,我也會感到憤怒,覺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。一直到我接觸到僧人心態,嘗試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心智,我才發現自己已經完全偏離了原本的目標—服務、分享、建立客戶信任感,而我之所以會越來越偏離目標,正是因為在我心中日益成長的慾望、優越感和貪婪,使我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的利益身上,而非關注在如何提供價值、解決問題。
察覺到自己的問題並轉換了想法之後,我開始專注在我幫助了多少人、解決了哪些問題、修正了哪些客戶希望我改進的地方,而不是我花了多少時間、賺了多少錢、得到怎樣的評價。我想這是每個希望創造價值的人都會面臨的功課,專注於真正重要的部分,不受限於偏狹的心態,扭曲了原本的價值,而僧人心態幫助我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,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的目標和行為。
作者說:「如果一個僧人在修行結束時的最後一個想法是:『瞧我!靜心的本事超越所有人!』他就必須自嘲一番了。如果靜心的目的是優越感,那靜心的目的何在?」我認為這樣的自我審視適用於任何領域任何情況,雖然我們清楚做每件事最初、最原本的目標和價值,卻容易因為貪婪、虛榮、優越感等等錯誤的心態而本末倒置,與目標越離越遠。
下次不妨試試,把得第一名的目標修改為理解每一道題目,並且一次比一次進步;把賺到一千萬的目標修改為幫助一千個客戶獲得成功;把發文的目標從向他人炫耀修改為分享好的事物,如果我們可以對自身行為的目標有更深刻的覺察,並時時修正它,反而會獲得更多價值。
後來我漸漸打開心房,只要在能力範圍內,我不會拒絕向學生提供課程外的協助,也持續的修正改進課程的內容,並試著為不同的客戶提供客製化教學,令我感到意外的,我開始收到非常多正面的評價,遠遠超出我所想像的,也有更多教學、設計的合作機會找上門,後來在疫情期間,當我的眾多設計案都因疫情停擺時,卻意外獲得了一些線上教學的機會,落實僧人心態讓我的生活產生一連串正向的改變,是我一開始沒有預期到的。